倚靠戰爭茁壯 : 美國的海外戰爭

【時間】2020-09-19 •【分類】國際政治評論 •【作者】魔旅士

美國在世界的地位,除了號稱自由民主之外,持續引發在他國的海外戰爭也是美國在二戰之後的主要成就。據統計研究,美國自從1776年成立以來,至今(2020)僅有約二三十年間沒有戰爭。美國成立於與英國的獨立戰爭,也靠持續海外戰爭成長茁壯,這是我們研究美國政策與行為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特質。

美國成立於與英國的獨立戰爭,也靠持續海外戰爭成長茁壯。

本文資訊收集來自wiki/網路搜尋與新聞等網站,整理出美國近年發動海外戰爭的資訊與事實,作為個人研究戰爭歷史之用途。

倚靠戰爭茁壯的國家

我們可以從二戰中美國參戰的過程,以及二戰之後美國持續引發不斷海外戰爭,發掘出這是一個「倚靠戰爭茁壯的國家」的事實。以下整理出一系列美國引起的國際戰爭與衝突,幾十年後來觀察,可以看出美國這種海外戰爭的策略與成果。

▶第二次世界次大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41年12月,美國因日本引起珍珠港戰役而加入二戰。1942年美軍加入歐洲戰區,1944年諾曼第登陸戰以及之後至1945年的許多重要戰役美國都扮演重要腳色。普遍的看法是,美國延遲參戰一方面是傳統孤立主義與遠在美洲之故,另一方面是策略性的消耗英國實力與德蘇國力,取得美國最多經濟利益。站在亞洲各國思考的立場,美國在參戰前仍然是日本多種重要原物料的大供應國,其實美國間接成為日本侵略亞洲與中國的幫手之一。

▶南北韓朝鲜戰爭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二戰後美蘇主導在朝鮮半島畫下三十八度線,這種瓜分地盤作法造成南北韓分裂是朝鲜戰爭的起因。1950年朝鮮發動攻擊,至8月中幾乎佔領全半島。9月美國等16國聯軍從仁川登陸反攻,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支援朝鮮。1951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與聯合國聯軍/美國開始進行談判,1953年達成「朝鲜停战協定」。

▶武力干涉黎巴嫩內政
(1958年7月15日-10月25日)

1957年美國總統艾森豪提出所謂艾森豪主義,目的要阻止共產主義的侵略以維護美國的利益。黎巴嫩總統宣布支持美國政策,7月15日美國開始派兵黎巴嫩達4萬多軍力,直到10月美國撤兵。

▶武力入侵古巴/豬玀灣事件
(1961年4月17日)

196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瓜地馬拉招募逃亡古巴人,訓練之後準備以武力入侵古巴。4月14日,甘迺迪同意CIA計劃。4月15日美國以轟炸古巴機場作為準備,之後數架美國飛機被古巴擊落。4月17日,約1,400受訓古巴人在CIA軍官指揮下登陸豬玀灣,而美國海軍給予補給支援的彈藥船被古巴軍隊擊沉。三天後入侵行動完全失敗,絕大多數人被俘,約90人陣亡。古巴以俘虜為人質向美國政府要求了數千萬比索的藥品食品為交換,這是美國史上第一次的「戰爭賠款」。甘迺迪的威信大傷,豬玀灣事件也是之後「古巴飛彈危機」的導火線。

▶越戰
(1961年-1975年)

越戰是美國支持南越與蘇聯中共支持北越兩大陣營的一場戰爭。1965年,北越發動進攻,美國出兵援助展開越戰。整場戰爭中美國傾全力卻最後於1973年撤軍。期間美國耗費7400億美金的軍事費用,美軍死亡5.8萬人,投下二戰三倍的炸彈,越南人民死傷無數。大多數的分析看法是:美國擁有絕對軍事優勢,卻沒有戰爭意志力與正當性,最後敗於國內反對與越南的民族精神。

▶CIA寮國秘密戰爭
(1961年-1975年)

為防止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擴散,CIA在1961年至1973年間秘密訓練赫蒙族(Hmong)為傭兵,於寮國東部與越南接壤邊境投下大量炸彈。調查顯示,單計1971年,面積與英國相若的寮國就遭投擲超過50萬枚炸彈,「相較於二戰期間,這比日本所受轟炸的總數還要多」。這場造成逾20萬人死亡(當中八成為平民)戰爭中,CIA每年花約5億元軍費,寮全國10%人口因而於戰爭中喪生,20萬名難民流離失所,逃亡到泰國、中國等地。(此為美國記者Joshua Kurlantzick 2017年著書公布的惡行。另,據近期研究這段歷史與美國越戰期間主要外交人物季辛吉有高度相關,越來越多人認為他可能要負擔違反人類罪名。)

▶佔領多明尼加共和國
(1965年4月28日-1966年9月)

多明尼加胡安·布希於1963年2月經過民主選舉當選為總統,同年9月被推翻政權,開始一年七個月軍政統治。1965年4月首都聖多明哥爆發抗爭,美國詹森總統派遣4萬2千名海軍陸戰隊隊,發動「電源包行動」政變,稱目的是穩定多明尼加的政治。美洲國家組織在美國的壓力下隨後亦派遣了部隊進駐多明尼加。軍事占領在美軍第82空降師撤回後,於1966年9月結束。

▶入侵格瑞那達
(1983年10月25日-11月2日)

1974年格瑞那達脫英獨立,1979年政權交替,親社會主義政權上台。美國以軍政府獨裁發動政變,保護僑民等為藉口,發動侵略戰爭。美軍投入八千名士兵於此狂暴行動,19名官兵陣亡。國際普遍認為此種侵略行為違反國際法,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表示「這公然違反國際法並破壞了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最終此一入侵造成美國國際形象嚴重受傷。

▶空襲利比亞
(1986年4月15日)

1969年軍事強人格達費發動九月革命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6年格達費下令收回美國利比亞空軍基地,之後持續廢除與美國一系列軍事經貿協議。1980年美國宣布利比亞為恐怖主義國家並關閉利比亞大使館。1986年發生柏林舞廳爆炸案,4月15日,美軍機由英國空軍基地啟航(法國和西班牙拒绝開放領空),透過空中加油機協助完成轟炸。格達費本人受傷,七百多軍民與家人傷亡,美國成功以軍事科技精準突襲利比亞。

▶入侵巴拿馬戰爭
(1989年12月20日)

1977年卡特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1983年軍事強人諾瑞嘉政變掌握軍政大權。1989年5月總統大選反對黨獲勝,諾瑞嘉宣布選舉無效。9月美國宣布對巴拿馬實行經濟制裁,12月諾瑞嘉宣布戰爭狀態並自任國家元首。1989年12月20日美軍出兵2.7萬人凌晨入侵巴拿馬,戰鬥幾小時後結束,諾瑞嘉躲進梵蒂岡大使館。1990年1月3日諾瑞嘉向美军投降。1999年12月31日,美國將巴拿馬運河所有土地建築管理權交還給巴拿馬。

▶波灣危機與第1次波灣/伊拉克戰爭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伊拉克因與科威特的邊界問題與石油爭端,於1990年8月2日出兵進攻並占領科威特全國,引發波灣危機。美國在波斯灣的經濟利益巨大,8月布希總統批准沙漠盾牌行動,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發起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的波灣戰爭。盟軍死亡370人,伊拉克軍死亡可能介於2~3萬,受傷7萬之間,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從100人到超過20萬人的各種估計值。美國的戰爭開支為611億美元。戰後對伊拉克的制裁可能導致了約200萬人死亡,其中半數是兒童。波斯灣戰爭結束到美伊戰爭開始,美軍和英軍空軍幾乎每個月都對伊拉克境內禁飛地帶附近進行攻擊。美國在戰爭中使用貧化鈾武器,造成伊拉克軍民的癌症發病率在4年内上升了大约20倍。

▶索馬利亞內戰
(1991年-至今)

索馬利亞半島突出非洲東岸是世界各國貨油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索馬利亞的內戰是一個長久以來的混亂時期,至今仍未解。1992年12月3日,聯合國通過決議案成立以美國為首的維和部隊。美國並不是為人道來幫助索馬利亞,而是為了獲得石油開採權而來。1993年8月,聯合國授權抓捕主要軍閥艾迪德。10月3日,美軍發動「艾琳行動」搭乘黑鷹直升機,突襲摩加迪休市的民兵據點。美軍低估民兵火力威脅,兩架黑鷹直升機遭擊落,百餘名美軍特種部隊困於城市游擊戰。此役共有18名美軍與1名馬來西亞駕駛兵陣亡,數十人受傷。索馬利亞估計約五百至一千名民兵死亡,三至四千民眾受到波及。摩加迪休戰役為美軍在波斯灣戰爭後損失最慘重的戰役,被撰寫成小說與電影《黑鷹墜落 Black Hawk Down》。其後,美國陸續仍有介入索馬利亞內戰。

▶科索沃戰爭
(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

科索沃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岛,原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中塞爾維亞的自治區。1990年科索沃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國,之後民族主義者開始武裝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1999年1月發生針對科索沃解放軍的拉查克屠殺。西方國家譴責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政府。1999年3月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聲稱防止人道主義危機,3月24日起發動大規模空襲。持續78天投射炸彈總數超過2.5萬顆。估計至少有488名平民因空襲死亡,造成南盟约296億美元經濟损失,超過1700名平民死亡,約1万名平民受傷。中國駐南大使館也遭到轟炸,死傷超過20人。北約與美國在戰爭中使用1.5噸貧化鈾武器,造成當地癌症發病率大幅上升。

▶阿富汗戰爭
(2001年10月7日-2014年12月29日)

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自殺式911恐怖行動,阿富汗蓋達組織承認發動襲擊。美國總統布希向塔利班政府發出最後通諜,要求把蓋達高層成員交給美國,未果。2001年10月7日,美國發起了代號「持久自由」行動,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發起戰爭,這是美國反恐戰爭的開始。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了結束這場曠日費時的戰爭,宣布在6個月內將向阿富汗增兵3萬,2010年5月28日美軍陣亡數字達到1000。2011年5月1日,歐巴馬宣布美國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内擊斃了賓·拉登。2014年12月29日,歐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美國國會研究報告指至2014為止,美國總共在行動中花費了6,860億美金。截至2018年底,總計有超過2,400名美軍人員在阿富汗喪生。

▶第2次波灣/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5日)

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支持恐怖分子為藉口,發動伊拉克戰爭,這是基於美國經濟利益與1991年波湾戰爭的延續。聯軍由12萬美軍,4萬的英軍與2千人澳軍組成。美國FED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回憶錄聲稱「進攻伊拉克很大程度上為了石油」。聯軍在4月9日佔領巴格達,5月1日布希宣布主要行動结束,12月13日美軍抓獲伊前總統薩達姆。在戰爭前期,9,200名伊拉克士兵和7,299名平民死亡,聯軍有139名美軍和33名英軍戰鬥人員陣亡。美國在單方面宣布戰爭結束後,至2011年美仍然在伊拉克保留三萬人以上軍隊。美國總統歐巴馬於10月22日宣布,美國在伊拉克駐軍將於2011年底前全部從撤除。至此美軍在伊拉克喪生人數已達約4500人,12月15日駐伊美軍部隊在巴格達舉行降旗儀式,歷時九年的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利比亞內戰
(2011年3月19日-10月31日)

1969年軍事強人格達費發動革命成立利比亞共和國。1980年美國宣布利比亞為恐怖主義國家。1986年美軍機由英國空軍基地啟航完成轟炸,格達費本人受傷。2011年2月15日,和平反政府示威遭到政府軍鎮壓而爆發了激烈衝突。在美國中央情报局支持下,赫夫特於1988年建立了利比亞國民軍。巧的是美國歐巴馬這期間授權CIA採取行動推翻格達費政權。而反對格達費的勢力組成「全國過渡委員會」目的要推翻格達費獨裁統治。3月17日,聯合國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3月19法國率先空襲利比亞,美國海軍發射巡弋飛彈,英國對利比亞進行空襲。參加此次軍事行動還有加拿大、西班牙、挪威等國。8月20日反對派奪取首都的黎波里。9月,中國和俄羅斯相繼承認「過渡委」為利比亞唯一合法政府。10月20日,利比亞前強人格達費在「過渡委」部隊的清剿作戰中遭槍擊折磨身亡。10月31日,北約結束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空襲敘利亞
(2017年4月6日)

2017年4月6日,美軍向敘利亞政府軍空軍基地發射了59枚「戰斧」巡航導彈。這次攻擊被視為美國對敘利亞的毒氣事件的強硬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稱此舉違反國際法。而敘利亞國家電視台稱這次行動是美國的「侵略攻擊」。美國總統川普(Trump)表示襲擊關乎美國的國家安全,聲明要結束在敘利亞發生的屠殺流血以及恐怖主義。

以民主之名,行霸權之實的美國

在這段二戰後的數十年間,美國以其強大軍事與經濟力量,假藉自由民主之名,行霸權之實。我們可以發現,幾乎美國每一任總統任內都引發參與海外戰爭,透過這樣的運作,持續擴大美國的國際霸權。回顧這些大大小小的海外戰爭,我們有以下幾個觀察重點:

(1)專挑弱國「軟柿子」吃。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對象幾乎都是國力相差懸殊的小國。加以例如英國等搭配的世界大國,形成一股主流聲浪與不對等軍力態勢。這樣的謀劃避免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反對,在國際心生恐懼之下不容易有反對的聲浪。

(2)變造「師出有名」的藉口。許多美國出兵藉口後來都被自己證實是一場謊言,而背後推動的除了美國的恐懼心理之外,應該就是美國少數政客的政治利益與軍事商業利益的掛鉤。更大的格局很有可能是藉此來影響海外穩定以凸顯美國的優勢,一方面能夠取得國內外政治話語的高度,一方面可以打壓與傷害其他國家,讓美國的貨幣與經濟持續佔據優勢。(ps,英國與歐盟過去吃過很多次這種暗虧,屢屢遭到美國欺騙與陷害。)

(3)強大軍力傷害平民。戰爭中,被侵略國的平民的傷亡最大,卻總是被遺忘。人們會關心美國用怎樣的高科技軍火優勢,卻忘了暗地裡也用殘忍的武器傷害平民,甚至隱藏政客或商業私人利益,而弱國民眾總是得買單。可悲的是,永遠不會有人為殞命的小國百姓伸張冤屈。而戰死的美國英勇軍人呢? 恐怕也會落得被自己的領袖言語汙辱。(近來研究顯示,除了戰爭的傷亡與對當地經濟破壞外,美國911事件之後的中東地區戰爭引起至少三千七百萬以上的難民。這只是最低估計,實際數字可能超過五千萬人以上流離失所,潛在危險是研究顯示連續戰爭會在未來造成更多的戰爭難民。)

美國911反恐戰爭後在全球引起牽涉的各種戰爭與武力衝突圖表整理。This Map Shows Where in the World the U.S. Military Is Combatting Terrorism (2019)(source:Smithsonian.com/2019)

借鏡與警惕

觀察美國的海外戰爭史,我們得知要避免這樣的虛偽強權的侵略,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擁有「強大的實力」。美國人只會對強大低頭,我們在球場上看太多,只有勝利者與冠軍,其他的都是 loser 與 sucker。而弱國要如何自保呢? 小國集團的團結合作與平衡是可行的策略之一。只要美國不改變靠戰爭致勝的邏輯,這將會是一場場持續長久的鯨魚與小蝦米的戰爭。

我們應該要質疑思索: 美國持續引發海外戰爭的目的為何?

以美國的戰爭惡行為借鑑,世界各國領袖們應該警惕。「把孱弱小國當成祭品來成就偉大功業的霸權國,並不會成為真正的領導國家,只會變成國際惡霸,留下歷史惡名」

Latest posts by 魔旅士 (see all)
【分類】國際政治評論 • 【標籤】

MORRISJFWONG / 採用 Wordpress 架設